福建省大学生“挑战杯”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 |
|
|
|
序号A2:HA2:G16 | 奖项等级 | 届别 | 获奖时间 | 获奖学生 | 指导老师 | 获奖作品 | 备注 |
|
|
|
1 | 优胜奖 | 第五届 | 2001年 | 1998级生物技术 张丹凤 | 关雄 教授 | 一个花发育关键基因的初步定位 |
|
|
|
|
2 | 二等奖 | 第六届 | 2003年 | 1998级生物技术 乐黄莺 | 关雄 教授 | 苏云金芽孢杆菌新型营养期杀虫蛋白Vip基因的克隆 |
|
|
|
|
3 | 优胜奖 | 第六届 | 2003年 | 1998级生物技术 黄志伟 | 谢宝贵 教授 | 樟芝的发酵工程技术研究 |
|
|
|
|
4 | 二等奖 | 第七届 | 2005年 | 2000级生物学基地班 刘舟 | 关雄 教授 | 苏云金芽孢杆菌VIP3A基因的表达及序列分析 |
|
|
|
|
5 | 二等奖 | 第七届 | 2005年 | 2000级生物学基地班 饶永斌 | 谢宝贵 教授 | 银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| ★ |
|
|
|
6 | 二等奖 | 第七届 | 2005年 | 2000级生物学基地班 俞晓敏 | 关雄 教授 | 苏云金芽孢杆菌不同生长时期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|
|
|
|
|
7 | 三等奖 | 第七届 | 2005年 | 2000级生物学基地班 宋碧清 | 林文雄 教授 | 化感水稻抑草作用的功能蛋白组学研究 |
|
|
|
|
8 | 三等奖 | 第七届 | 2005年 | 2000级生物学基地班魏艺聪 | 王宗华 教授 | 利用稻瘟病菌FDNA插入突变体进行其功能基因的研究 |
|
|
|
|
9 | 优胜奖 | 第七届 | 2005年 | 2000级生物学基地 刘淑集 | 王宗华 教授 | 稻瘟病菌致病相关蛋白的表达 |
|
|
|
|
10 | 三等奖 | 第八届 | 2007年 | 2003级生物科学 王海斌、吴文祥 | 林文雄 教授 | 氮素胁迫下水稻化感抑草能力增强的机理分析 | ★ |
|
|
|
11 | 鼓励奖 | 第八届 | 2007年 | 2003级生物科学 方长旬、甘邱锋 | 林文雄 教授 | 逆镜诱发水稻化感作用增强的基因表达及相关信号途径分析 | ★ |
|
|
|
12 | 鼓励奖 | 第八届 | 2007年 | 2005级生物技术专升本 郑慧蓉、吴建丁、陆怡萍、苏恺 | 汪世华 副教授 | 耐热木聚糖酶基因的体外分子进化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| ★ |
|
|
|
13 | 鼓励奖 | 第八届 | 2007年 | 2003级生物技术 刘志钦、周忞 | 何水林 教授 | 应用CDNA—AFLP技术寻找胡萝卜根叶特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|
|
|
|
|
14 | 特等奖 | 第九届 | 2009年 | 2006级 尤燕春、杨玮娟、李燕云、王建荣 | 汪世华 鲁国东 | 稻瘟菌激发子(chi)与受体(mbl)互作研究 |
|
|
|
|
15 | 二等奖 | 第九届 | 2009年 | 2006级陈荣山、陆锦池、郭徐魁、刘长辉、陈健 | 林文雄何海斌 |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响应稗草胁迫的机理分析 |
|
|
|
|
16 | 三等奖 | 第九届 | 2009年 | 2006级谢声勇、蒋丽滨、马燕玲2007级杨坤龙 | 汪世华 | 新型微生物溶栓酶的开发 |
| 1 |
|
|
17 | 特等奖 | 第十届 | 2011年 | 关怡、黄冬梅、张小娟、林菲菲 | 张灵玲副教授 | 白纹伊蚊高效Bt的筛选及细胞受体蛋白分析 |
|
|
|
|
18 | 一等奖 | 第十届 | 2011年 | 林志华、俞振明、张奇、沈惠福 | 何海斌教授、杨桂娣副教授 | As(Ⅲ)氧化菌筛选、鉴定与氧化机理研究 |
|
|
|
|
19 | 二等奖 | 第十届 | 2011年 | 张自冠、谢冬凤、黄木极、刘宗泉、杨燕秋 | 林文雄教授、李振方博士 | 阿魏酸与镰刀菌互作对地黄连作障碍的影响 |
|
|
|
|
20 | 特等奖 | 第十一届 | 2013年 | 陈军 | 林文雄教授、张志兴老师 | 氮肥高效利用的水稻根际分子生态学研究 |
|
|
|
|
21 | 二等奖 | 第十一届 | 2013年 | 林莉 | 关雄教授 | 对稻飞虱有效的新型Bt Cry毒素的定向改造 |
|
|
|
|
22 | 二等奖 | 第十一届 | 2013年 | 刘昭霞 | 张灵玲老师 | 埃及伊蚊抵御Bt菌株LLP29侵染的转录组分析及其关键基因功能鉴定 |
|
|
|
|
23 | 三等奖 | 第十一届 | 2013年 | 陈子宸 | 张燎原老师 | 基于代谢途径重构合成R型乙偶姻的研究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2015年福建省大学生“挑战杯”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 |
序号 | 奖项等级 | 届别 | 获奖时间 | 获奖学生姓名 | 获奖学生年级专业 | 小组成员信息 | 指导老师 | 获奖作品 | 备注 |
1 | 特等奖 | 第十二届 | 2015年 | 唐骏 | 2012级生物科学(生物学基地班) | 杜停伟 | 2013级生物科学(药用) | 张志兴助理研究员 林文雄教授 | 水稻14-3-3蛋白介导适度干旱胁迫促进弱势籽粒灌浆的机制分析 |
|
周子文 | 2013级生物科学(药用) |
翁颖妮 | 2013级生物科学(评价) |
金浩钰 | 2012级生物技术 |
2 | 一等奖 | 第十二届 | 2015年 | 朱小丽 | 2012级生物科学(生物学基地班) | 陈慧成 | 2012级生物科学(生物学基地班) | 张灵玲 副教授 | Bt高抗紫外突变株的筛选及其漂浮缓释剂优化分析 |
|
刘健楠 | 2013级生物科学(生物学基地班) |
徐卓吟 | 2013级生物科学(生态监测与评价) |
郭雅洁 | 2013级林学 |
3 | 二等奖 | 第十二届 | 2015年 | 陈思琪 | 2012级生物科学 | 吴薇 | 2012级植物保护(检验检疫方向) | 关雄 教授 | 苏云金杆菌Cry毒素在半翅目非靶标昆虫褐飞虱中肠内作用机制研究 |
|
陈汉泽 | 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2013级生物工程专业 |
韩超强 | 植物保护学院2013级农林生科类创新实验班(生物科学方向) |
陈思琪 | 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
|
4 | 三等奖 | 第十二届 | 2015年 | 王娟英 | 2011级农林生物类创新班(生物科学) | 林翰 | 2012级生物学基地班 | 林文雄教授 吴林坤讲师 | 发福系列菌肥研制—以防治地黄连作障碍为例 |
|
朱铨 | 2013级生物工程 |
郑才亮 | 2013级农林生物类创新班 |
宋依然 | 2012级生物科学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累计获奖27项,其中特等奖4项,一等奖2项,二等奖9项,三等奖6项,优胜奖3项,鼓励奖3项。 |